中国营商环境法制网

四川某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某某洁学术诚信危机下的师德拷问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本站

2025年7月14日,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某某洁陷入学术专著抄袭风波。这位拥有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伪副教授”,被曝其学术专著《北京国际电影节定位及价值建构探究》存在大面积抄袭行为。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背景下,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1.png 

举报证据确凿:维普查重显示大面积重复

事件起源于网络爆料,多位网友在学术论坛和社交媒体发布证据,指称王某某洁的学术专著涉嫌严重抄袭。举报者提供的维普资讯网查重检测截图显示,该专著中存在大量标红段落,表明这些内容与其他已发表文献高度相似或重复。从曝光的查重截图来看,标红部分分布密集且覆盖范围广泛,多个连续页面均出现大面积重复标记。

图片2.png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涉嫌抄袭的专著是王某某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曾作为其职称评定和学术评价的重要依据。举报网友指出:"这些标红部分并非合理的文献引用或参考文献标注,而是直接复制他人成果的文字表述,属于典型的文字复制型抄袭。"

图片5.png

涉事教师背景深厚 多重身份加剧事件严重性

公开资料显示,王某某洁现任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播音主持艺术系主任,同时担任硕士生导师和教研室主任职务。她拥有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学术履历亮眼:出版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参与联合国妇女署"社会性别与传媒教育"科研项目。

教育部"零容忍"政策下的处理机制

我国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规定,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属于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报批评;终止或撤销相关科研项目并取消一定期限的申请资格;撤销学术奖励或荣誉称号;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等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同时,必须追回通过学术不端行为获得的科研经费、奖金等经济利益。

从近期案例来看,高校处理学术不端的力度正在加大。2025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一名副教授因在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被证实全文抄袭,校方迅速调查后直接解除聘用关系。更早的案例中,上海海事大学教师姜某某因文章抄袭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

事件折射系统性难题:学术评价机制与师德建设

王某某洁涉嫌抄袭事件折射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难题。近年来,类似事件频发: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刘梦洁抄袭导师洪源副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双一流"大学副教授关某某、段某某在《中国装饰》发表的论文被撤稿;更有高校教师被曝托福家考作弊骗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格等。

这些事件共同反映出当前学术评价体系过度量化带来的弊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导向,促使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教授指出:"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科研、教学、服务的多重压力,在'不发表即出局'的晋升机制下,一些自律性不强的教师容易走入歧途。"

同时,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也存在短板。虽然教育部已颁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但具体到各高校的执行层面,常常出现"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

校方回应与公众期待

截至2025年7月14日,四川音乐学院尚未就王某某洁涉嫌抄袭事件作出正式回应。公众期待校方能够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自身的学术规范,尽快启动独立、公正的调查程序。

学术界普遍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专著查重结果是否属实;如果属实,抄袭范围和程度如何;这种行为是偶发还是存在系统性学术不端;学校将采取何种处理措施;如何修复此事对学校声誉和学术环境的损害等。

更为深层次的期待是,此次事件能够促使高校反思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教师评价机制,减少单纯以论文、专著数量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同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李芒教授建议:"高校应当建立学术不端预防机制,包括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完善论文查重系统、建立学术监督委员会等。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格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王某某洁事件最终如何处理,将成为观察我国高校学术诚信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科研产出压力与学术道德要求,如何构建更加健康的学术生态,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长期课题。


作者:草莓尖尖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